|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宝宝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一般为5-7月,其次是9-11月。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5-7月气温升高、湿度增大,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延长,儿童户外活动增多,密切接触概率增加,容易造成病毒传播。9-11月秋季开学后,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人员密集,若卫生管理不到位,可能再次出现小规模流行。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随后口腔黏膜、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多数患儿症状较轻,1周左右可自愈,但需警惕少数患儿可能出现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意保持手部卫生,避免接触患儿分泌物。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玩具、餐具等物品定期消毒。若孩子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就医。目前EV71型灭活疫苗可预防由该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适龄儿童按程序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