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或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导致心脏下壁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严重时可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1. 发病机制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闭塞引起。右冠状动脉或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供血区域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其他少见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痉挛、栓塞、夹层等。
2.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痛,易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由于下壁心肌与膈肌相邻,刺激膈神经可引发呃逆。体格检查可发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等表现。
3. 诊断方法
心电图是重要诊断依据,表现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心肌酶学检查显示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病变血管位置和程度。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现室壁运动异常。
4. 治疗措施
治疗关键在于尽快开通闭塞血管。可选用阿替普酶注射液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或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同时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严重心律失常需使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
5. 并发症管理
常见并发症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可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或临时起搏器治疗。心源性休克需使用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乳头肌功能不全导致二尖瓣反流严重者需外科手术修复。心室游离壁破裂常导致猝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调脂药物如瑞舒伐他汀钙片。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监测心功能变化。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