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脑梗塞没有溶栓怎么办?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梗塞没有溶栓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脑梗塞未进行溶栓治疗时,可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改善脑循环治疗、神经保护治疗、控制危险因素治疗、康复治疗等方式干预。脑梗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原因引起。

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未溶栓的脑梗塞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栓形成。这类药物适用于非心源性栓塞型脑梗塞,需注意胃肠道出血风险。

2、改善脑循环治疗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药物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增加缺血区血流灌注。适用于存在明显灌注不足但未达溶栓标准的患者,使用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

3、神经保护治疗

依达拉奉注射液、胞磷胆碱钠胶囊等神经保护剂能减轻自由基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适用于急性期伴有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的患者,需注意肝肾功能监测。

4、控制危险因素治疗

阿托伐他汀钙片降压药控制高血压,盐酸二甲双胍片调控血糖,华法林钠片预防房颤血栓。需根据患者具体合并症选择药物,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5、康复治疗

急性期后尽早开始肢体功能训练、言语康复、吞咽功能锻炼等综合康复措施。针对偏瘫患者可结合针灸、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促进神经功能重塑。

脑梗塞患者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达标范围,戒烟限酒,避免久坐不动。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运动强度以不引起明显疲劳为宜。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血脂、凝血功能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关节损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什么叫癫痫小发作

癫痫小发作是一种短暂的、局部的癫痫发作形式,通常表现为意识短暂丧失或部分意识保留,伴有轻微的运动或感觉异常。癫痫小发作可能由遗传因素、脑部损伤、代谢异常、感染或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控制。癫痫小发作的具体表现和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 1、遗传因素:癫痫小发作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中有癫痫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较高。这类患者可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如避免诱发因素、规律作息等。药物治疗可选用丙戊酸钠片500mg/次,每日两次或拉莫三嗪片25mg/次,每日一次,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脑部损伤:脑部外伤、脑炎、脑肿瘤等可能导致癫痫小发作。这类患者需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明确病因。治疗方面,可根据损伤类型选择手术或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片200mg/次,每日两次或左乙拉西坦片500mg/次,每日两次,同时配合康复训练。 3、代谢异常:低血糖、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异常等代谢问题可能诱发癫痫小发作。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电解质等指标,及时纠正异常。饮食上应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等,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B族片剂。 4、感染因素:脑膜炎、脑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引发癫痫小发作。这类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感染,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400mg/次,每日三次。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增强免疫力,如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可能诱发癫痫小发作。这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避免使用高风险的药物。可替换为低风险的药物,如舍曲林片50mg/次,每日一次或奥氮平片5mg/次,每日一次,并密切监测药物反应。 癫痫小发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饮食上应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镁、钙的食物,如坚果、乳制品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以减少发作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