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牙齿断裂伴随牙根疼痛可通过临时清洁保护、冷敷镇痛、使用止痛药物、根管治疗、拔牙修复等方式处理。牙齿断裂可能由外伤、龋齿、咬硬物、牙周病、牙齿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临时清洁保护
断裂牙齿暴露的牙本质或牙髓易受刺激,需立即用温水轻柔漱口清除残渣,避免使用患侧咀嚼。可用无菌纱布或蜂蜡暂时覆盖断面,减少冷热刺激。若断裂面尖锐,可用医用硅胶临时填充材料保护软组织,防止划伤口腔黏膜。
2、冷敷镇痛
将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患侧面部15分钟间隔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性疼痛。冷敷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每日可重复3-4次。此法适用于外伤后48小时内的急性疼痛,对牙髓炎引发的放射性疼痛也有缓解作用。
3、使用止痛药物
布洛芬缓释胶囊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牙髓炎疼痛,对乙酰氨基酚片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洛索洛芬钠片具有抗炎镇痛双重作用,但胃肠溃疡患者慎用。药物仅作为应急措施,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4、根管治疗
当断裂深达牙髓腔时,需清除感染牙髓并用牙胶尖充填根管。治疗包括开髓引流、根管预备消毒、三维充填等步骤,可保留患牙避免拔牙。术后可能需全冠修复防止牙齿折裂,成功率可达90%以上。
5、拔牙修复
对于根折至根尖1/3或严重纵裂的患牙,需手术拔除后选择修复方案。种植牙需骨结合3-6个月后修复,固定桥需磨削邻牙作基牙。活动义齿适合多牙缺失患者,但咀嚼效率较低。具体方案需结合牙槽骨条件评估。
牙齿断裂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时避开患处。长期未处理的断牙可能导致邻牙移位或颌骨囊肿,建议尽早就诊拍摄牙片评估损伤程度。修复后定期口腔检查可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每年至少进行1次专业洁牙维护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