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消化道出血失血量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临床表现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临床表现:轻度出血可能仅表现为黑便或便潜血阳性,中重度出血可出现呕血、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2、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血压下降超过20mmHg或心率增快超过100次/分钟提示失血量较大。
3、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程度可反映失血量,但急性出血早期可能变化不明显,需动态观察。
4、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出血部位和程度,CT血管造影有助于发现血管畸形或肿瘤等出血原因。
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建议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
胃溃疡吃药不见好可能与用药不规范、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抵抗、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1. 用药不规范未按疗程服药或自行减量导致疗效不足。需严格遵医嘱完成4-8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片。
2. 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根除幽门螺杆菌会导致溃疡反复。需采用四联疗法,常用组合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铋剂+质子泵抑制剂,感染根治率可达较高水平。
3. 药物抵抗部分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代谢快导致血药浓度不足。可更换为伏诺拉生等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或联合H2受体阻滞剂如法莫替丁增强抑酸效果。
4. 并发症存在穿透性溃疡或幽门梗阻需内镜或手术治疗。可能伴随呕血、剧烈腹痛等症状,胃镜检查可明确溃疡深度及出血情况。
建议完善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测,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症状持续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