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静脉血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但具体风险与血栓位置、体积及个体健康状况有关。静脉血栓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两种类型,前者可能导致肢体坏死,后者可直接引发呼吸循环衰竭。
深静脉血栓未治疗时,血栓可能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形成肺栓塞。肺栓塞早期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急促,严重时可出现晕厥、休克甚至猝死。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可能引发血栓后综合征,导致长期肢体肿胀、皮肤溃疡。部分患者因血栓蔓延堵塞重要静脉,造成器官缺血性损伤。高龄、长期卧床或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血栓进展速度更快。
少数静脉血栓可能自行溶解或机化,但这种情况多见于年轻健康人群的小血栓。妊娠期妇女、遗传性易栓症患者即使形成小血栓也需干预。部分浅表血栓虽不易脱落,但可能向深静脉延伸。存在心脏卵圆孔未闭者,血栓可能通过异常通道引发脑栓塞。
建议出现单侧肢体肿胀、不明原因胸痛时立即就医。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高危患者可能需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每坐立1小时需活动下肢5分钟。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血管超声,长期卧床者需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血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