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肝性脑病清醒后患者的适宜饮食是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肝性脑病清醒后患者的适宜饮食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长生
刘长生 浙医二院 副主任医师
患者出现肝性脑病,说明是肝硬化的非常晚的阶段,就是肝硬化的失代偿期,这个时候饮食要特别的注意,不要吃一些增加肝脏负担的食物,比如全脂肪类的这种食物一定要少吃,要吃含中链、短链脂肪酸的食物,并且要满足一定的蛋白的摄入,高蛋白的摄入需要相对的高一些,因为肝硬化晚期可能会有腹水蛋白丢失,还可能不适宜吃一些比较硬的东西,因为这类病人往往也合并胃食管静脉曲张,吃比较硬的东西,容易导致胃食管静脉曲张的出血。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饭后为什么会加重心绞痛

饭后加重心绞痛可能与胃肠血液分流、心脏负荷增加、胃扩张反射等因素有关,常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心绞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或下颌,需警惕心肌梗死风险。

1、胃肠血液分流

进食后大量血液流向胃肠帮助消化,导致冠状动脉供血相对减少。冠心病患者本身存在血管狭窄,此时心肌缺血加重易诱发心绞痛。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避免暴饮暴食,餐后保持坐位休息20-30分钟。若频繁发作需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2、心脏负荷增加

食物消化过程会加快心率并升高血压,增加心肌耗氧量。高脂饮食可导致血液黏稠度短期上升,进一步影响心肌供血。这类患者应避免餐后立即活动,控制每日脂肪摄入在50克以内,优先选择清蒸、炖煮等低油烹饪方式。

3、胃扩张反射

胃部过度充盈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胃食管反流患者更易出现此类情况,疼痛常伴随烧心感。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控制胃酸,同时避免紧束腰带增加腹压。

4、餐后低血压

部分老年人餐后出现血压下降,可能减少冠状动脉灌注。这种情况多见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或高血压长期服药者,表现为头晕伴心绞痛。需监测餐前餐后血压变化,调整降压药服用时间,必要时使用盐酸米多君片改善低血压。

5、代谢需求激增

高糖饮食引发血糖快速波动,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大量碳水化合物摄入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血钾向细胞内转移,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性心绞痛。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合理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

心绞痛患者应建立饮食日记记录诱发食物,常规备有硝酸甘油片应急。每日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但避免饱餐后2小时内运动。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若每周发作超过3次或疼痛持续时间延长,需立即进行冠状动脉CT或运动负荷试验评估病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