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2次阅读
心脏彩超主要用于诊断心脏结构异常、心脏功能评估及心血管疾病,常见可筛查的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疾病、心力衰竭等。心脏彩超通过超声波成像直观显示心脏形态、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运动功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
心脏彩超可明确诊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结构异常。通过多普勒技术能观察到异常分流血流,评估缺损大小及位置。对于复杂先心病如法洛四联症,可清晰显示右心室肥厚、肺动脉狭窄等特征性改变。诊断后需根据病情选择介入封堵或外科手术治疗。
可检测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等瓣膜病变,量化评估瓣膜开口面积、反流程度及心室代偿情况。风湿性心脏病常导致瓣膜增厚粘连,老年退行性变易引发钙化性狭窄。中重度病变需考虑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轻度病变可通过药物控制症状。
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为心室腔扩大伴收缩功能减低,肥厚型心肌病显示室间隔不对称增厚。彩超能测量心室壁厚度、射血分数等关键指标,鉴别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肌损伤。部分患者需结合心肌活检明确病因,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植入式除颤器等。
可识别心包积液量及分布,评估心脏压塞风险。缩窄性心包炎可见心包增厚、心室舒张受限。急性心包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慢性病例需排查结核或肿瘤。大量积液需穿刺引流,缩窄性病变可能需心包剥脱术。
通过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区分收缩性或舒张性心衰,观察室壁运动异常判断心肌缺血区域。可发现肺高压、三尖瓣反流等继发改变。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等,治疗需结合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物及原发病管理。
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暴露检查部位。检查中需配合变换体位以获得最佳成像。定期复查可动态监测疾病进展,检查结果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