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过敏反应科 > 过敏性休克

药物过敏性休克为什么首选肾上腺素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药物过敏性休克为什么首选肾上腺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药物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是因为其能够迅速扩张气道、提升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从而有效逆转过敏性休克带来的危及生命的症状。遇到药物过敏性休克,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可以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应在专业指导下尽快实施,同时配合进一步的治疗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
1、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机制和危害
药物过敏性休克是由药物引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属于过敏反应的最危险形式。免疫系统受到药物刺激后会释放大量的过敏介质如组胺,导致迅速发生血管扩张、血压骤降、气道收缩以及呼吸困难等多种危及生命的症状。一旦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器官供血不足、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2、肾上腺素的作用原理
肾上腺素是一种强效的抢救药物,能同时作用于α和β受体,在短时间内逆转过敏性休克症状:
α受体作用:收缩扩张的血管,提高血压,改善重要器官的供血,避免休克进一步恶化。
β1受体作用:增强心脏收缩力和心率,恢复心脏泵血功能,防止心脏衰竭。
β2受体作用:扩张支气管,迅速缓解过敏性气道阻塞,使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肾上腺素在机体多个环节迅速发挥作用,是药物严重过敏反应中的关键急救措施。
3、肾上腺素的使用方法
在过敏性休克中,肾上腺素需要尽早肌肉注射常用大腿外侧中部,推荐剂量通常为0.3-0.5毫克,不超过15分钟可重复一次。特殊情况下也可考虑稀释后静脉注射,但这一般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在精密监控下进行。
4、配合治疗与后续管理建议
尽管肾上腺素能够有效控制急性症状,但仍需配合其他治疗以防症状复发。如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缓解皮疹和瘙痒、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防止迟发性过敏反应。急救后应追踪可能的过敏原,并进行过敏原测定,明确患者禁忌药物,必要时佩戴医疗警示牌以备不时之需。
药物过敏性休克具有极高的危险性,而肾上腺素是首选的关键急救药物,能够及时挽救患者生命。若发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应立即使用肾上腺素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可能的过敏原,保护患者未来的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迅速缩小血管、扩张气道、缓解休克症状,同时还需要联合氧气吸入、抗过敏药物以及其他支持治疗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肾上腺素的应用 肾上腺素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核心药物,建议在症状出现后立即肌肉注射,成年人每次推荐剂量为0.3-0.5毫克。注射部位优先选择大腿外侧中部,此处吸收最快。肾上腺素能够通过收缩血管缓解低血压,同时打开气道减轻喉头水肿和哮喘样症状,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可重复注射,间隔5至15分钟,但需严密监测心率血压以避免药物过量引发心血管不良反应。 2、辅助用药和支持治疗 除了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通常被用作辅助治疗。常用的抗组胺药包括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其可缓解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症状。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能够进一步稳定患者的全身反应,预防过敏反应的反复发作。氧气吸入可以缓解呼吸困难,而静脉补液例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则可用于提高血容量并改善休克状态。对于难治性休克,可加用升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 3、青霉素过敏史的预防管理 对有青霉素过敏史的人群,应在任何医疗操作中明确注明,避免接触该类药物。一旦需要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可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药物过敏测试,同时准备好急救措施。一些患者会对结构类似的药物如头孢类抗生素也存在交叉过敏,因此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谨慎。佩戴医疗警示手环或随身携带过敏源信息也有助于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处置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关键在于快速反应和规范治疗,肾上腺素应在短时间内注射以确保生命安全。同时,日常预防青霉素过敏也非常重要,高危人群可通过标记过敏信息、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措施减少风险。一旦出现类似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