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肾病综合征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肾病综合征通常由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疗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水肿,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1.0克。需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
2、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是首选药物,常用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利尿剂如呋塞米可缓解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能减少蛋白尿。
3、免疫抑制治疗对于激素依赖或抵抗者,可选用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警惕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4、手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考虑血浆置换或肾移植。血浆置换能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肾移植适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
患者应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
肝功能检查白蛋白偏低可能由营养不良、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治疗原发病、补充白蛋白制剂等方式改善。
1、营养不良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会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建议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或口服蛋白粉。
2、慢性肝炎肝脏炎症持续损伤肝细胞功能,影响白蛋白合成。可能与病毒感染、酒精损伤等因素有关,常伴随乏力、食欲减退。治疗需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护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
3、肝硬化肝组织纤维化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白蛋白合成能力显著下降。多与乙肝、酒精肝相关,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严重时需人血白蛋白静脉输注。
4、肾病综合征肾脏病变导致大量蛋白尿,使白蛋白从尿液中丢失。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等,伴有水肿、高脂血症。需控制血压血糖,使用ACEI类药物如贝那普利,必要时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日常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1.5克蛋白质摄入,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