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跟骨骨折后走路踝关节疼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跟骨骨折后踝关节疼痛通常由骨折未完全愈合、软组织损伤、创伤性关节炎、肌腱炎、神经压迫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跟骨骨折后早期应避免负重行走,使用拐杖或支具辅助活动,减少踝关节压力。骨折愈合初期骨痂形成不稳定,过早负重可能导致骨折移位或延迟愈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负重训练,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
2、冷敷热敷
急性期48小时内可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炎症反应。慢性期或恢复期可使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注意避免皮肤冻伤或烫伤,冷热敷时需用毛巾隔开皮肤。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和疼痛。伴有明显肿胀者可短期使用迈之灵片改善微循环。若存在肌肉痉挛可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松弛肌肉。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4、物理治疗
骨折愈合中后期可进行超声波治疗促进骨痂形成,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加速骨折愈合。恢复期采用蜡疗、红外线照射等改善关节活动度。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抗阻训练等康复锻炼,逐步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能需行跟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恢复骨骼解剖结构。若后期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可能需关节融合术缓解疼痛。手术方案需根据骨折类型、年龄及活动需求个体化制定,术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
跟骨骨折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骼愈合。康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负重,穿着具有足弓支撑的舒适鞋子。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温度升高、明显肿胀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循序渐进地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避免长期制动导致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