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跟骨骨折后走路踝关节疼怎么办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跟骨骨折后走路踝关节疼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跟骨骨折后走路踝关节疼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跟骨骨折后踝关节疼痛通常由骨折未完全愈合、软组织损伤、创伤性关节炎、肌腱炎、神经压迫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跟骨骨折后早期应避免负重行走,使用拐杖或支具辅助活动,减少踝关节压力。骨折愈合初期骨痂形成不稳定,过早负重可能导致骨折移位或延迟愈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负重训练,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

2、冷敷热敷

急性期48小时内可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炎症反应。慢性期或恢复期可使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注意避免皮肤冻伤或烫伤,冷热敷时需用毛巾隔开皮肤。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和疼痛。伴有明显肿胀者可短期使用迈之灵片改善微循环。若存在肌肉痉挛可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松弛肌肉。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4、物理治疗

骨折愈合中后期可进行超声波治疗促进骨痂形成,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加速骨折愈合。恢复期采用蜡疗、红外线照射等改善关节活动度。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抗阻训练等康复锻炼,逐步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能需行跟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恢复骨骼解剖结构。若后期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可能需关节融合术缓解疼痛。手术方案需根据骨折类型、年龄及活动需求个体化制定,术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

跟骨骨折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骼愈合。康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负重,穿着具有足弓支撑的舒适鞋子。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温度升高、明显肿胀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循序渐进地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避免长期制动导致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五个月宝宝身高体重

五个月宝宝的身高体重是衡量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定期体检进行监测。五个月宝宝的身高体重增长与遗传、营养摄入、健康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宝宝的身高体重数据可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生长曲线图,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宝宝的身高体重偏离正常范围,需及时调整喂养方式或就医咨询。 1、遗传因素:父母的身高体重对宝宝有直接影响。如果父母身高较高,宝宝可能也会较快增长。遗传因素不可改变,但可通过合理喂养和护理帮助宝宝充分发挥生长潜力。 2、营养摄入:五个月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是母乳或配方奶。母乳喂养的宝宝需确保母亲饮食均衡,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配方奶喂养的宝宝需选择适合其年龄段的奶粉,并遵循正确的冲调比例。 3、健康状况:宝宝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如果宝宝患有慢性疾病或消化系统问题,可能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定期体检可帮助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及时干预。 4、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五个月宝宝每天需保证14-16小时的睡眠时间,包括夜间和白天的小睡。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宝宝生长激素的分泌。 5、运动发育:五个月宝宝开始尝试翻身、抓握等动作,这些运动有助于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家长可通过适当的亲子互动和游戏,帮助宝宝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个月宝宝的饮食应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逐渐引入少量辅食,如米粉、果泥等,确保营养均衡。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如晒太阳,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家长需定期测量宝宝的身高体重,记录其生长曲线,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喂养方式或咨询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喂养,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