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脑血栓康复训练方法主要有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训练、吞咽功能训练、平衡协调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脑血栓后需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类型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早期介入有助于改善预后。
1、肢体功能训练
针对偏瘫患者采用被动关节活动、主动助力运动及抗阻训练。急性期以保持关节活动度为主,恢复期可进行坐站转移、步态训练等。常用器械包括踝关节矫正器、平行杠、减重步行训练系统。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诱发肌肉痉挛。
2、语言康复训练
对失语症患者采用听理解训练、口语表达训练及读写练习。通过图片卡、语音反馈设备等工具,从单音节发音逐步过渡到短语对话。合并构音障碍时需配合唇舌操、呼吸训练,严重者可借助电子喉等辅助器具。
3、吞咽功能训练
采用冷刺激、声门上吞咽法等预防误吸。进行下颌开合训练、舌肌抗阻训练改善吞咽协调性。进食时保持坐位60度,选择糊状食物,配合吞咽造影检查调整饮食性状。重度吞咽障碍需留置鼻饲管保障营养。
4、平衡协调训练
利用平衡垫、波速球等进行重心转移训练,逐步增加不稳定平面难度。结合交替踏步、指鼻试验等提高协调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需加强视觉代偿训练,使用四脚拐等助行器防跌倒。
5、认知功能训练
通过记忆卡片、数字排序等改善注意力与执行力。对空间忽略症采用视觉扫描训练,搭配棱镜眼镜矫正偏侧忽略。严重认知障碍者可进行现实导向训练,利用日历、照片等强化时间地点定向力。
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训练强度以不引起疼痛或过度疲劳为度。家属应协助记录训练反应,定期评估功能进展。配合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避免久坐不动。出现训练后头晕、心悸等不适需立即暂停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