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腮腺炎之肿不疼正常吗?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腮腺炎之肿不疼正常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腮腺炎引起的肿胀不疼可能是正常的,但也可能与病情较轻、个体差异或特殊类型有关。腮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部分腮腺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局部肿胀而无明显疼痛,这种情况多见于病毒性腮腺炎早期或免疫反应较弱的个体。病毒侵袭腮腺组织后,炎症反应尚未完全激活,痛觉神经未受到强烈刺激,此时肿胀可能先于疼痛出现。患者可能伴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但腺体触诊质地较软,皮肤温度正常。此类情况通常1-3天内会逐渐出现典型疼痛症状,期间可通过冷敷缓解肿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

少数情况下,某些特殊类型的腮腺炎可能始终不伴疼痛。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因导管狭窄导致唾液淤积,表现为反复无痛性肿胀,进食时腺体胀感加重。部分自身免疫性腮腺炎如干燥综合征,也可能以无痛性腺体肿大为首发表现,常伴眼干、口干症状。此外,儿童接种腮腺炎疫苗后出现的暂时性腺体反应,或某些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腮腺肥大,通常也不伴随明显疼痛。这些情况需要通过血清学检查、超声或造影等进一步鉴别。

腮腺肿胀无论是否疼痛都应避免挤压按摩腺体,防止感染扩散。饮食宜选择流质或软食,用淡盐水漱口减少口腔定植菌。若肿胀持续超过5天不缓解,或出现发热、张口困难等症状,需排除化脓性腮腺炎等严重情况。腮腺炎具有传染性,患者应隔离至腺体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腺样体肥大是怎么回事

宝宝腺样体肥大可能由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鼻腔冲洗、调整睡姿、避免过敏原等方式干预。

1、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腺样体作为鼻咽部免疫组织,频繁感染会导致病理性增生。常见链球菌或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腺样体充血肿胀,伴随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慢性期需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护理。

2、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患儿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腺样体可能出现免疫性肿大。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喷嚏、鼻痒及眼睑水肿。建议家长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空气净化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3、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复刺激鼻咽部黏膜可能导致腺样体淋巴组织增生。这类患儿常伴有反酸、夜间呛咳等症状。家长应避免睡前2小时喂食,抬高床头15度,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抑酸药物。

4、遗传因素

家族中若有过敏性体质或免疫调节异常病史,宝宝腺样体肥大概率可能增高。此类患儿往往伴随扁桃体肥大或特应性皮炎,需定期监测耳鼻喉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评估缺氧程度。

5、环境刺激

二手烟、雾霾或干燥空气等持续刺激会导致腺样体代偿性增大。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听力下降等症状。保持室内湿度50%-60%,冬季外出佩戴防护口罩,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炎症。

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睡眠质量,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饮食上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若出现持续缺氧症状如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或药物治疗无效超过3个月,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行腺样体切除术。日常可通过侧卧睡姿、鼻腔盐水喷雾等方式缓解症状,但切忌自行使用减充血剂等药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