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值范围为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mmol/L,具体控制目标受年龄、病程、并发症、治疗方案等因素影响。
1、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理想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mmol/L,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可适当放宽至8.0mmol/L以下。
2、餐后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建议低于10.0mmol/L,年轻患者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更严格控制在7.8mmol/L以内。
3、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多数患者应控制在7%以下,部分患者可根据情况调整至7.5%-8.0%。
4、随机血糖非空腹时段随机血糖不宜超过11.1mmol/L,若反复高于此值需及时调整降糖方案。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数据,根据医生指导个性化调整饮食结构与运动计划,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糖尿病患者脚肿可能由血糖控制不佳、静脉回流障碍、心肾功能异常、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 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病变,引发组织液渗出。需调整降糖方案,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同时加强血糖监测。
2. 静脉回流障碍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单侧脚踝肿胀。可穿戴医用弹力袜,严重时需使用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
3. 心肾功能异常糖尿病肾病导致蛋白尿或心功能不全时,可能引发双下肢对称性水肿。需评估尿微量白蛋白,必要时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
4. 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常伴随足部麻木感。可应用甲钴胺营养神经,配合α-硫辛酸改善微循环。
建议每日检查足部皮肤状况,避免久坐久站,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低于5克,出现持续肿胀或皮肤破溃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