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肌酸激酶增高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暂停剧烈运动、补充水分、遵医嘱使用药物、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肌酸激酶增高通常由肌肉损伤、心肌梗死、药物副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遗传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肌酸激酶增高可能与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降低肌酸激酶水平。日常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坚果、植物油,减少高脂饮食摄入。
2、暂停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导致的肌肉微损伤是肌酸激酶增高的常见原因。出现肌酸激酶增高时应立即停止高强度运动,改为散步等低强度活动。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饮料,帮助肌肉恢复。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运动后做好拉伸放松。
3、补充水分
脱水状态可能导致肌酸激酶浓度相对增高。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可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但避免含糖量过高的饮品。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佳。
4、遵医嘱使用药物
某些疾病如心肌梗死引起的肌酸激酶增高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阿托伐他汀钙片、辅酶Q10胶囊、曲美他嗪片等药物。使用药物期间需定期复查肌酸激酶水平,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5、定期复查
肌酸激酶增高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肌营养不良症等疾病有关。建议每1-2周复查肌酸激酶水平,观察变化趋势。同时可配合甲状腺功能检查、肌电图等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复查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肌酸激酶增高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肌肉过度使用,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有助于肌肉修复。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检查结果。若肌酸激酶持续增高或伴有胸痛、肌肉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严重疾病。定期监测肌酸激酶水平变化,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