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在校学生打篮球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冷敷处理、就医检查、石膏固定、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骨折通常由剧烈碰撞、落地姿势不当、骨骼发育不完善、骨质疏松、旧伤未愈等原因引起。
1、制动固定
发生骨折后需立即停止运动,用硬质材料如木板或杂志临时固定伤肢,避免移动造成二次损伤。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保持平躺姿势。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捆绑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
2、冷敷处理
在骨折后48小时内可对肿胀部位进行间断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冷敷能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出血和组织水肿。注意不可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
3、就医检查
需及时前往医院进行X线或CT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常见学生篮球骨折包括桡骨远端骨折、胫腓骨骨折和锁骨骨折。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开放性骨折需紧急清创处理。
4、石膏固定
稳定性骨折通常采用石膏外固定4-8周,期间需保持石膏干燥清洁。上肢骨折多用短臂石膏,下肢骨折需长腿石膏固定。固定期间要观察末梢血液循环,如出现肢体麻木、苍白需立即就医调整。
5、康复训练
拆除石膏后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初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逐渐增加主动运动强度。可配合超声波治疗和低频电刺激促进骨痂形成,3-6个月内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
骨折恢复期间需保证每日摄入800-1000毫克钙质,多食用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度。家长应协助记录疼痛变化和功能恢复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生。完全康复前禁止参加体育课和篮球训练,可进行游泳等非负重运动维持体能。
骨关节炎艾灸几天后疼痛加重可能与局部炎症反应加剧、艾灸操作不当或疾病进展有关。艾灸通过温热刺激促进血液循环,但若存在急性炎症或操作时间过长,可能暂时加重疼痛。
艾灸产生的热量会加速局部代谢,导致炎性介质释放增多。部分患者对温度敏感,艾灸时间超过20分钟或温度过高时,可能刺激关节滑膜充血肿胀。此时关节腔内压力增加,会压迫神经末梢产生痛感。这类情况通常会在停止艾灸后逐渐缓解,建议改用温和的隔姜灸或缩短单次艾灸时长。
部分处于急性发作期的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存在明显水肿。艾灸的热效应可能使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导致关节积液增多。这类患者往往伴随皮肤发红发热、关节僵硬加重等表现,需立即暂停艾灸并就医。临床常见于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的活动期患者,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关节积液量。
骨关节炎患者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加重关节负荷的动作。体重超标者需控制饮食减轻关节压力,可适当补充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醋瑞因胶囊等软骨保护剂。若艾灸后持续疼痛超过3天或出现关节变形,应及时至风湿免疫科就诊,必要时进行X线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软骨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