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艾滋病因其传播途径特殊、危害严重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1、法定分类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与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同属乙类传染病,需严格进行疫情报告和管理。
2、传播特点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垂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具有潜伏期长、危害大的流行病学特征。
3、防控措施对艾滋病采取乙类传染病管理措施,包括病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高危人群干预等综合防控策略。
4、国际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将艾滋病列为需要重点监测和防控的传染性疾病,我国分类标准与国际接轨。
预防艾滋病需坚持安全性行为、避免血液暴露,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细菌性感冒发烧一般持续3-7天,实际时间受到感染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免疫状态、治疗干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感染程度:轻度细菌感染发热通常3天内缓解,中重度感染可能持续5-7天。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感染程度。
2、病原体种类:链球菌感染发热周期较短,支原体感染可能持续1周以上。病原学检测能明确具体致病菌。
3、免疫功能:儿童和老年人因免疫力较弱,发热持续时间可能延长1-2天。营养不良者恢复速度较慢。
4、治疗时机:早期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可缩短病程,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发热反复。
发热期间建议多饮水,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液体摄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考虑物理降温。若72小时后仍持续高热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