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原则主要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温中止泻、清热利湿、调和气血等。推拿治疗需根据患儿具体证型选择手法,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通过补脾经、摩腹等手法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可补益脾气;顺时针摩腹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吸收。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腹泻,表现为大便溏薄、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症状。操作时需注意手法轻柔,每次持续5-10分钟。
采用清大肠、揉板门等手法帮助消化积滞。清大肠需沿食指桡侧缘从指根向指尖直推,能清除肠道积热;揉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处,按揉可缓解食积腹胀。适合伤食型腹泻,常见大便酸臭、腹胀拒按、舌苔厚腻等表现。操作时力度适中,避免损伤患儿娇嫩皮肤。
运用揉外劳宫、推上七节骨等手法温阳固涩。外劳宫在手背第三掌骨桡侧,揉动可温补脾阳;从尾骨端向上推七节骨能升提止泻。针对脾肾阳虚型腹泻,症见大便清稀、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等。操作时需保持室内温暖,手法速度宜缓。
选用清天河水、退六腑等手法清泻湿热。天河水在前臂正中线,从腕横纹向肘横纹直推可清热;退六腑需沿前臂尺侧从肘向腕直推以利湿。适用于湿热型腹泻,特征为大便黏滞、肛门灼热、口渴烦躁等。操作时可用爽身粉润滑皮肤,防止摩擦损伤。
采用分推腹阴阳、捏脊等手法调理气机。分推腹阴阳需从胸骨剑突沿肋弓向两侧分推;捏脊自尾骨至大椎穴提捏可通调脏腑。适合久泻导致的气机失调,常见大便时溏时泻、脘闷嗳气等症状。操作前需修剪指甲,避免划伤患儿皮肤。
推拿治疗期间需注意患儿保暖,避免腹部受凉;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少量多餐;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若腹泻伴发热、血便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推拿后适当饮用温开水,避免剧烈运动,每日治疗1-2次为宜,连续3-5天观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