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脏病

心脏病被吓到会怎么样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病被吓到会怎么样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脏病患者被吓到可能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具体反应与心脏基础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心脏病发作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自主神经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情绪应激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肌耗氧量。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这种生理变化可能引发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胸闷,疼痛可向左肩背部放射,部分患者会有濒死感。若原有心律失常病史,惊吓可能触发室性早搏、房颤等异常心律,表现为心跳漏拍、心慌或头晕。严重时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胸痛伴冷汗、恶心呕吐。

存在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突发惊吓可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出现端坐呼吸、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先天性长QT综合征患者受惊吓时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出现晕厥或抽搐。心脏植入起搏器或除颤器的患者,设备可能因突发肾上腺素激增而误判为室颤,不适当放电会引起剧烈胸壁肌肉收缩。

心脏病患者应避免观看恐怖片、突然巨响等强刺激场景,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日常保持环境安静,控制血压血糖,遵医嘱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硝酸异山梨酯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突发胸痛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症状持续超过20分钟或伴意识丧失需紧急送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胎儿先天心脏病怎么治疗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可通过宫内介入治疗、出生后手术治疗、药物控制症状、定期监测评估、营养支持等方式干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通常与遗传因素、孕期感染、染色体异常、母体代谢疾病、环境暴露等因素有关。

1、宫内介入治疗

部分严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可在孕期通过宫内介入手术改善预后。如肺动脉闭锁可通过球囊扩张术缓解血流梗阻,需由胎儿医学中心多学科团队评估手术指征。宫内治疗可能减少出生后手术难度,但存在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风险。

2、出生后手术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可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室间隔缺损需进行补片修补术。新生儿期手术需考虑体重、肺血管阻力等因素,复杂先心病可能需分阶段手术。术后需密切监测循环状态,预防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

3、药物控制症状

地高辛口服溶液可用于改善心功能,呋塞米片减轻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前列腺素E1注射液维持动脉导管开放。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监测电解质及药物浓度,避免洋地黄中毒等不良反应。

4、定期监测评估

妊娠期需每2-4周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出生后通过经胸超声、心导管检查等明确解剖畸形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监测生长发育曲线,警惕喂养困难等心功能不全表现。

5、营养支持

高热量配方奶可满足先心病患儿能量需求,分次少量喂养减少胃肠负担。必要时采用鼻胃管或胃造瘘保证摄入,补充铁剂预防贫血。母乳喂养需评估吸吮耐力,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

孕妇应规范产检,避免风疹病毒等感染,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出生后保持适宜温湿度,避免呼吸道感染加重心脏负荷。家长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定期随访心脏功能,根据医嘱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建立疫苗接种计划时需评估免疫状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