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跳慢的病人应该如何治疗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跳慢的病人应该如何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跳慢的病人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植入心脏起搏器等方式治疗。心跳慢可能与窦房结功能异常、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胸闷、晕厥等症状。

1、调整生活方式

轻度心跳慢患者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缓解症状。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适当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有助于维持心脏电生理稳定。若因体位变化引发头晕,建议缓慢起身动作,避免长时间站立。

2、药物治疗

对于病理性心动过缓,需遵医嘱使用药物改善心率。阿托品注射液可阻断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适用于急性发作;心宝丸能温补心肾阳气,改善窦房结功能;茶碱缓释片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提升心率。使用药物需明确病因,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纠正原发病。

3、心脏起搏器

严重窦房结功能障碍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需考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单腔起搏器适用于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双腔起搏器可协调心房心室收缩。术后需避免强磁场环境,定期检测起搏器功能,出现心悸或头晕加重需及时复查心电图。

4、病因治疗

继发性心动过缓需针对原发病干预。心肌缺血患者需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张冠状动脉,严重者行支架植入术;高钾血症引发者需用聚磺苯乙烯钠散降血钾;药物导致者应调整β受体阻滞剂或地高辛等用药方案。感染性疾病如莱姆病需抗生素治疗。

5、中医调理

中医辨证施治可辅助改善症状。心阳不足型可用参附注射液温阳益气,心血瘀阻型适用复方丹参滴丸活血通络,配合艾灸内关、膻中等穴位。食疗推荐桂圆红枣粥补益心脾,避免食用寒凉食物。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刺激穴位。

心跳慢患者日常应监测静息心率并记录症状变化,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或洗热水澡时间过长。饮食宜少食多餐,控制钠盐摄入以防水肿。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需有家属陪同。定期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监测评估病情进展,出现晕厥或意识丧失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肥厚型心肌病心脏彩超的表现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脏彩超表现主要包括心室壁增厚、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舒张功能异常以及心腔形态改变。这些表现通过彩超检查可以清晰观察到,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1、心室壁增厚:肥厚型心肌病的典型特征是心室壁非对称性增厚,尤其是室间隔。彩超可显示室间隔厚度超过15mm,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例异常。增厚的心肌可能导致心脏收缩功能增强,但舒张功能受限,影响心脏正常泵血。 2、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部分患者存在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彩超可观察到血流速度加快,压力阶差增大。梗阻可能引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需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以缓解症状。 3、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彩超可显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移动,称为SAM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加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晕厥或心律失常等症状。 4、舒张功能异常:肥厚型心肌病常伴随舒张功能异常,彩超可显示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E/A比值异常。舒张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肺淤血,患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5、心腔形态改变:彩超可观察到左心室腔变小,形态异常,呈“香蕉形”或“沙漏形”。这种改变可能影响心脏的充盈和排血功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症状。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家族史及心脏彩超等多方面检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心脏彩超以监测病情变化。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适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