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血管外科 > 脑血栓

怎样可以防止脑血栓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样可以防止脑血栓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林丽丽
林丽丽 桂林南溪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做到以下这些方面,就可以大大降低脑血栓发生的风险。首先,要控制好血压、血脂、尿酸、血糖,许多脑血栓的患者就是因为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平时又不正规监测,也没有规律的服药治疗,结果导致了脑动脉的粥样硬化加重,形成了脑血栓。还有一些心房增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没有服用抗凝的药物治疗,诱发了脑血栓。因为房颤的患者容易在心脏内形成血栓,栓子随着血流到了脑动脉,就容易发生心源性的脑血栓。这类患者要服用华法林、利伐沙班或者达比加群酯等抗凝药物,以减少心源性脑栓塞的风险。还要戒烟、戒酒,规律的生活,要经常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的劳累、压力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梗CT能不能检查出来

脑梗一般可以通过CT检查发现,但早期可能无法显示病灶。脑梗即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CT检查对脑梗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受检查时机和病灶大小影响。

发病24小时内进行CT检查时,部分患者可能显示正常或仅有轻微改变。此时脑组织尚未形成明显坏死,CT图像可能仅见脑沟变浅、脑回肿胀等间接征象。随着时间推移,病灶区域逐渐出现低密度影,边界模糊,与正常脑组织形成对比。大面积脑梗通常在发病6-12小时后可见明确低密度区,而小灶性脑梗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CT检查的优势在于能快速排除脑出血,为溶栓治疗提供决策依据。

少数情况下,脑干或小脑的小梗死灶可能被CT漏诊。这些区域受颅骨伪影干扰,病灶显示不清。超早期脑梗患者若CT未见异常但临床高度怀疑时,需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磁共振对早期脑梗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能在发病数分钟内检测到细胞毒性水肿。对于后循环梗死或微小腔隙性梗死,增强CT或灌注CT可提高检出率。

建议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脑梗症状时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检查方式。确诊脑梗后需尽早开展规范化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改善循环等措施。康复期应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遵医嘱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