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急性动脉栓塞鉴别诊断

| 1人回答 | 9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动脉栓塞鉴别诊断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明利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主任医师
需与一下疾病鉴别:1.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常在动脉硬化性闭塞的基础上发生。具有与急性动脉栓塞相似的“5P”征,但由于有慢性缺血伴侧支循环建立,因而患肢坏死率较低。本病病史中有动脉硬化性闭塞的慢性缺血表现,如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2.主动脉夹层也可引起急性下肢缺血,但常伴有胸痛或后背痛,有高血压或Marfan综合征病史。3.股青肿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压迫动脉或者动脉痉挛时也会出现与急性动脉栓塞相似的患肢剧痛、发冷、苍白、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消失等症状体征,但患肢缺血多在12~24h后改善。本病还有急性动脉栓塞所缺乏的患肢肿胀、浅静脉曲张等体征。4.动脉痉挛因手术刺激、外伤引起,扩血管药物治疗有效。5.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还有腘动脉受压综合征、动脉外压性病变、肢体动脉外伤等。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什么病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暴露于高原低氧环境而引发的慢性疾病,可能由低氧适应不良、肺血管收缩、红细胞增多、心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1、低氧适应不良:高原低氧环境导致机体对氧气的利用能力下降,可能引发疲劳、头痛等症状。日常可通过逐步适应高原环境、增加氧气摄入等方式缓解。2、肺血管收缩:低氧环境刺激肺血管收缩,增加肺动脉压力,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可通过吸氧、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如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每日一次缓解。3、红细胞增多:低氧刺激骨髓生成更多红细胞,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可能引发头晕、乏力等症状。可通过适量饮水、使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改善。4、心功能异常:长期低氧环境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可能引发心悸、水肿等症状。可通过控制活动强度、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20mg每日一次缓解。5、免疫功能紊乱:低氧环境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引发反复感染、疲劳等症状。可通过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日常饮食应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压,必要时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