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儿童身上疼痛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身上疼痛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身上疼痛可能由生长痛、运动损伤、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骨骼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镇痛、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骨科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观察疼痛部位、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长痛

儿童快速生长期可能出现下肢肌肉牵拉性疼痛,多发生于夜间,与白天活动量过大有关。表现为双侧小腿或大腿前侧间歇性钝痛,局部无红肿发热。家长可通过热敷、轻柔按摩帮助缓解,适当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无须特殊用药。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影响日常活动,需排除其他病因。

2、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或意外跌倒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疼痛集中于特定部位,常伴淤青或活动受限。急性期可冷敷患处,48小时后改用热敷,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适用镇痛药。家长需限制患儿短期内剧烈运动,若出现关节肿胀或无法承重需排查骨折。

3、感染性疾病

流感、手足口病等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全身肌肉酸痛,常伴发热、乏力症状。细菌性骨髓炎或化脓性关节炎则表现为局部剧痛、皮肤发红。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奥司他韦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感染药物,配合物理降温。家长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出现高热不退或意识模糊需急诊处理。

4、风湿免疫性疾病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疾病可导致多关节对称性肿痛,晨起僵硬明显,可能伴随皮疹或眼部炎症。确诊需进行类风湿因子检测与影像学检查,治疗常用萘普生缓释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调节免疫。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复查肝肾功能,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5、骨骼发育异常

脊柱侧弯、髋关节发育不良等先天性问题可能引发慢性疼痛,活动后加重,可能伴步态异常。轻度病例可通过矫形器矫正,严重者需行Salter骨盆截骨术等手术治疗。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学龄期儿童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单侧负重书包。

日常需保证儿童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牛奶、鸡蛋等富含钙质食物,避免过度摄入碳酸饮料。根据年龄选择合适强度的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防护。疼痛发作期间可尝试分散注意力法缓解不适,如阅读绘本、听轻音乐等。若疼痛反复发作、夜间痛醒或伴随体重下降,务必及时至儿科或儿童骨科专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做完心脏造影需注意什么

做完心脏造影后需注意穿刺部位护理、观察生命体征、控制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用药等事项。

1、穿刺部位护理

术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摩擦。股动脉穿刺者需平卧12-24小时,桡动脉穿刺者需佩戴加压止血器6-8小时。若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加剧或渗血,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2、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24小时内需监测心率、血压变化,警惕造影剂迟发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与造影剂代谢或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有关。持续血压低于90/60mmHg或心率超过100次/分需就医。

3、控制饮食

术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之后可先饮温水再逐步过渡到低盐低脂饮食。建议选择燕麦粥、清蒸鱼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豆浆、浓茶等影响造影剂排泄的饮品。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

4、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1周内禁止提重物、骑车或游泳,桡动脉穿刺者3天内避免手腕弯曲动作。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运动需经医生评估,逐步从散步开始恢复,运动时需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

5、遵医嘱用药

常规需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服用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控制心率者需监测血压。造影剂肾病高风险患者可能需临时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

心脏造影术后恢复期间应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限酒,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促进造影剂排泄。术后1个月需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治疗效果,出现胸痛加重、持续发热或穿刺肢体发凉发紫等情况须立即返院。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加强原发病管理,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