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普通内科

吃扁豆角中毒怎样解毒

| 1人回答 | 8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吃扁豆角中毒怎样解毒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碧荷
魏碧荷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吃扁豆角中毒可以通过洗胃的方式治疗。吃扁豆角中毒和吃其他豆类的食物一样,都含有植物凝集素,对胃肠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对细胞有破坏性。日常想要避免中毒,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因为扁豆角加热后就失去毒性。如果吃扁豆角中毒,可能出现腹泻、呕吐、恶心等症状,还容易出现呕血、四肢麻木等症状。所以患者在中毒后,应该到医院尽早洗胃,然后使用硫酸镁或者甘露醇倒泻,还要静脉注射葡萄糖,保证身体内电解质平衡,同时能保护肝脏。患者也要吃一些保护胃肠的药物,日常注意多喝水,从而降低中毒症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囟门异常的可能原因

新生儿囟门异常可能由生理性颅骨发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颅内压增高、颅缝早闭或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囟门是婴幼儿颅骨间的膜性结构,异常表现包括膨出、凹陷、过早闭合或延迟闭合等,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病因。

1. 生理性颅骨发育

新生儿颅骨尚未完全骨化,前囟通常呈菱形且柔软,随年龄增长逐渐闭合。生理性囟门大小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婴儿可能出现暂时性囟门轻微隆起或凹陷,与哭闹、体位改变有关,无其他异常症状时多为正常现象。家长需定期测量头围,观察囟门张力变化,避免局部受压。

2.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长期维生素D摄入不足可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表现为囟门增大、边缘软化(乒乓球样感)及闭合延迟,可能伴随方颅、肋骨串珠等体征。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滴剂(如星鲨维生素D滴剂)和钙剂(如碳酸钙D3颗粒),同时增加户外阳光照射。家长需注意按时补充预防剂量,定期监测血钙磷水平。

3. 颅内压增高

颅内感染、出血或占位性病变可导致囟门饱满膨出,触摸时有紧绷感,常伴喷射性呕吐、嗜睡或惊厥。需通过头颅超声或CT检查明确病因,针对脑膜炎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颅内出血需神经外科干预。家长发现囟门异常膨隆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摇晃婴儿。

4. 颅缝早闭

先天性颅骨发育异常导致颅缝过早骨化,表现为囟门提前闭合、头颅畸形(如舟状头、三角头),可能影响脑组织发育。轻症可通过颅骨重塑头盔矫正,严重者需行颅缝再造术。家长需在新生儿期定期检查头型,发现异常颅缝骨化时尽早就诊小儿神经外科。

5.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囟门延迟闭合、皮肤粗糙、黄疸消退延迟等症状。确诊需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治疗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如优甲乐)。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该病,家长需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保持囟门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外力撞击;哺乳期母亲需均衡饮食,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囟门闭合进度及头围增长曲线。发现囟门异常膨隆伴精神差、拒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颅内疾病诊治。对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需加强生长发育监测,必要时进行神经行为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