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肝吸虫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痛、腹泻、黄疸、肝区不适、消瘦等症状。肝吸虫病主要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虫体寄生在肝胆管导致胆管炎、胆结石等并发症。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完善粪便检查、影像学等明确诊断。
1、腹痛
腹痛多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呈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虫体机械刺激和代谢产物可导致胆管壁炎症反应,引发胆管痉挛。腹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吡喹酮片、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
2、腹泻
腹泻多为稀便或水样便,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寄生虫代谢产物会刺激肠黏膜分泌增多,同时干扰脂肪消化吸收导致脂肪泻。严重者可出现每日数次至十余次排便,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除驱虫治疗外,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调节肠道菌群。
3、黄疸
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提示胆管梗阻严重。大量虫体阻塞胆管或引发胆管纤维化,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可能伴随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等胆汁淤积症状。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胆管扩张程度,必要时行ERCP取虫或胆管引流,同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
4、肝区不适
肝区闷胀感或钝痛是常见表现,体检可发现肝脏肿大伴压痛。长期慢性感染会导致胆管周围纤维化、肝实质损伤,甚至发展为肝硬化。部分患者可能触及肿大的肝脏边缘。治疗需结合护肝措施,如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严重肝纤维化需联合抗纤维化治疗。
5、消瘦
慢性感染者可能出现进行性体重下降、乏力等营养不良表现。寄生虫夺取宿主营养、干扰消化吸收功能是主要原因。儿童患者可能伴随生长发育迟缓。除病原治疗外,需加强营养支持,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粉剂进行营养干预。
预防肝吸虫病需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处理生熟食的刀具案板应分开。流行区居民应定期进行寄生虫筛查,接触疫水后及时洗手。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肝胆负担,治疗后需复查粪便确认虫体清除。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