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如何快速缓解胆绞痛?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快速缓解胆绞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涛
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胆绞痛可通过调整体位、热敷腹部、禁食禁水、药物治疗、就医处理等方式快速缓解。胆绞痛通常由胆囊结石、胆道感染、胆管痉挛等原因引起。

1、调整体位

采取弯腰屈膝侧卧位可减轻腹腔压力,缓解胆管痉挛。避免平躺或剧烈活动,防止结石嵌顿加重疼痛。若疼痛持续超过30分钟或伴随发热,需立即就医。

2、热敷腹部

用40-45℃热水袋敷于右上腹,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松弛胆管平滑肌,促进胆汁排出。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慎用热敷。

3、禁食禁水

发作期需完全禁食,减少胆汁分泌需求。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低脂流食,如米汤、藕粉。禁止摄入油炸食品、肥肉等促胆汁分泌的食物。

4、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山莨菪碱片解除胆管痉挛,或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结石溶解。合并感染时需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禁用吗啡类镇痛药以免加重Oddi括约肌痉挛。

5、就医处理

对于持续剧烈绞痛、黄疸或高热患者,需急诊行胆囊切除术或ERCP取石。胆囊化脓、穿孔等并发症需紧急手术,延误治疗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

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限制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肥胖者应控制体重。每年进行肝胆超声检查,发现结石直径超过2厘米或合并胆囊息肉时建议择期手术。急性发作后1个月内需复查肝功能,监测胆红素及转氨酶水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阑尾里有粪石的症状有哪些

阑尾里有粪石通常表现为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和腹胀等症状。粪石堵塞阑尾可能导致阑尾炎,需及时就医处理。

1、右下腹疼痛

疼痛多始于脐周或上腹部,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钝痛或胀痛,按压时疼痛加剧。粪石堵塞阑尾管腔后,局部炎症刺激腹膜,引发典型转移性腹痛。患者可能因疼痛无法直立行走,需蜷缩身体缓解。若疼痛突然减轻但伴随全腹压痛,需警惕阑尾穿孔风险。

2、恶心呕吐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反射性胃肠道反应,早期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粪石导致阑尾内压升高,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发呕吐。随着病情进展,呕吐可能加重并出现胆汁样物。儿童患者呕吐症状往往比成人更显著,家长需注意观察呕吐频率和内容物性状。

3、发热

体温通常升高至37.5-38.5℃,提示机体出现炎症反应。粪石嵌顿引发细菌繁殖时,可能快速出现高热伴寒战。老年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低热,但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明显。测量肛温比腋温更能准确反映实际体温变化。

4、食欲减退

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厌食,甚至拒绝饮水。粪石刺激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消化液分泌减少。婴幼儿可能表现为拒奶、哭闹不安。该症状往往早于腹痛出现,是阑尾炎早期的重要预警信号。

5、腹胀

因肠蠕动减弱和炎症渗出导致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粪石梗阻严重时可能引发肠麻痹,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患者常自觉腹部紧绷感,平卧时症状加重。需与肠梗阻鉴别,后者呕吐后腹胀多不缓解。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立即禁食并卧床休息,避免按压腹部。可尝试左侧卧位减轻疼痛,但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建议选择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避免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或手术,术后早期需进行床上翻身等适应性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