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烫伤水泡挑破后仍起泡可能由伤口感染、局部持续刺激、表皮再生异常或淋巴液分泌过多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抗感染、减少摩擦、促进愈合等措施。
1. 伤口感染挑破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细菌侵入,表现为红肿渗液。需用碘伏消毒,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或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
2. 局部持续刺激衣物摩擦或接触污染物会反复刺激创面。应使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使用创可贴,减少患处活动,必要时口服布洛芬缓解疼痛。
3. 表皮再生异常烫伤较深时基底细胞受损,新生成表皮薄弱易破溃。可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湿润烧伤膏或胶原蛋白敷料促进修复。
4. 淋巴液分泌过多真皮层淋巴管损伤会导致持续渗出。抬高患肢减少渗出,严重时需医生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配合口服地奥司明改善微循环。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每日观察愈合情况,若出现化脓或发热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
烫伤后水泡破裂可通过清洁消毒、保护创面、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等方式处理。水泡破裂通常由摩擦压迫、自行挑破、感染加重、烫伤深度等因素引起。
1、清洁消毒: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避免使用酒精或碘伏刺激皮肤,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2、保护创面:覆盖无菌纱布或水胶体敷料,避免伤口暴露,减少衣物摩擦,磺胺嘧啶银乳膏有助于创面修复。
3、预防感染:观察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必要时口服头孢克洛,创面渗液较多时可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4、促进愈合:保持伤口湿润环境,避免撕脱残留表皮,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加速上皮再生。
避免抓挠伤口,每日更换敷料,如出现化脓、发热或伤口扩大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