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新生儿屁多又响可能由喂养方式不当、肠道菌群未建立、乳糖不耐受、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补充益生菌、更换奶粉、腹部按摩等方式缓解。
1、喂养方式不当喂养时吞入过多空气会导致肠胀气,表现为排气频繁且声响大。建议家长采用45度角斜抱姿势喂奶,喂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使用防胀气奶瓶。
2、肠道菌群未建立新生儿肠道内益生菌数量不足,食物发酵产气增多。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
3、乳糖不耐受部分婴儿缺乏乳糖酶导致未消化乳糖在结肠发酵,伴随腹泻、泡沫便。可尝试无乳糖配方奶粉,或遵医嘱使用乳糖酶滴剂。
4、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与肠道蠕动异常、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排便异常。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气,严重时需就医排除牛奶蛋白过敏等疾病。
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体重增长情况,避免过度包裹影响腹部活动,哺乳期母亲需减少豆类、花椰菜等产气食物摄入。
幼儿高烧抽搐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控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高热惊厥通常由感染性发热、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解开衣物并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建议配合退热贴使用。
2、药物控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地西泮栓剂等药物。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需紧急就医。
3、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误吸。家长需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及具体表现。
4、及时就医首次发作或伴有呕吐、意识障碍时须立即就诊。可能与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有关,需完善血常规及脑脊液检查。
发作期间避免强行按压肢体,退热后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反复惊厥患儿建议完善脑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