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减肥 > 运动健身

蜂窝织炎见于什么病

|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蜂窝织炎见于什么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蜂窝织炎常见于皮肤软组织感染、糖尿病足、外伤感染、动物咬伤、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蜂窝织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1、皮肤软组织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是蜂窝织炎最常见的病因,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当皮肤出现破损如擦伤、割伤时,细菌可侵入皮下组织引发感染。患者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边界不清。治疗需遵医嘱口服头孢氨苄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严重时需静脉输注注射用青霉素钠。

2、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足部易发生微小创伤且不易察觉,加之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常继发蜂窝织炎。表现为足部红肿热痛,可能伴有溃疡。除控制血糖外,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并加强足部护理。

3、外伤感染

开放性外伤如刺伤、撕裂伤等破坏皮肤屏障,使细菌直接侵入皮下组织导致蜂窝织炎。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热痛,可能有脓性分泌物。需彻底清创后遵医嘱使用罗红霉素分散片、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等抗生素,必要时需手术引流。

4、动物咬伤

猫狗等动物咬伤可将口腔中的多杀巴斯德菌等病原体带入皮下,引发快速进展的蜂窝织炎。咬伤部位红肿疼痛明显,可能伴有发热。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5、免疫功能低下

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易发生蜂窝织炎且病情较重。可能由少见病原体引起,表现为广泛皮肤红肿、坏死。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注射液等,同时治疗基础疾病。

蜂窝织炎患者应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饮食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出现发热、红肿扩散等表现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足部。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避免皮肤创伤,出现可疑感染症状尽早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运动后血压200/140mmHg危险吗

运动后血压升高至200/140mmHg属于危险情况,需立即就医。运动后血压升高通常与运动强度过大、身体未充分适应运动、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高血压病史、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运动后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需及时干预。 1、运动强度过大:高强度运动会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血管收缩,血压急剧升高。建议选择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过度负荷。运动前进行充分热身,运动后逐步放松,有助于血压平稳。 2、身体未适应运动:缺乏运动习惯的人群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身体无法及时调节血压。建议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逐步提高身体适应能力。 3、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增加运动后血压升高的风险。建议定期监测血压,控制慢性病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4、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患者运动后血压波动更为明显。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避免剧烈运动,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可能导致运动后血压异常升高。建议通过规律作息、减轻压力、放松训练等方式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运动后血压升高需引起重视,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控制慢性病风险因素。饮食上减少盐分摄入,多吃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导致血压波动。如血压持续升高或伴有头晕、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