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减肥 > 运动健身

孩子运动后心跳快不舒服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孩子运动后心跳快不舒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孩子运动后心跳快不舒服可能与运动强度过大、脱水、贫血、心律失常或心肌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安抚孩子并停止运动,观察症状变化,若持续不缓解需就医检查。

1、运动强度过大

剧烈运动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孩子心肺功能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不适。家长应指导孩子选择适合年龄的运动项目,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中注意循序渐进。若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症状,需立即休息并补充水分。

2、脱水

运动时大量出汗未及时补水会导致血容量不足,心脏代偿性加快跳动。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建议家长在孩子运动前2小时分次补充200-300毫升温水,运动中每15分钟饮水100毫升。避免饮用含糖过高或过冷的饮料。

3、缺铁性贫血

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运动时组织缺氧迫使心跳代偿性加快。可能伴随乏力、头晕、指甲脆裂等症状。家长可带孩子检测血常规,确诊后遵医嘱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等铁剂,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

4、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疾病可能在运动后诱发,心跳可达160-200次/分,伴胸闷、眩晕。需通过心电图检查确诊,急性发作时可尝试冰敷面部刺激迷走神经,医生可能开具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5、心肌炎

病毒感染后心肌受损可能导致运动耐量下降,常见于感冒1-3周后,伴随气促、乏力、心律不齐。需检查心肌酶谱和心脏超声,确诊后需绝对休息,医生可能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辅酶Q10胶囊等营养心肌药物,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家长应记录孩子不适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避免让孩子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剧烈运动。日常保证充足睡眠,饮食注意补充钾、镁等矿物质,如香蕉、深绿色蔬菜等。若反复出现运动后心悸或伴随晕厥、胸痛,须及时到儿科或心血管专科就诊,必要时进行动态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等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运动就头晕恶心想吐怎么回事

运动后出现头晕、恶心、想吐的症状,可能由低血糖、脱水、过度疲劳、体位性低血压、内耳平衡失调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运动强度、补充水分和营养、改善运动方式、适当休息、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低血糖:运动时身体消耗大量能量,血糖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建议运动前适量进食,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香蕉、全麦面包,避免空腹运动。 2、脱水: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可能引发头晕、恶心。运动前、中、后及时补充水分,可选择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3、过度疲劳:运动强度过高或时间过长,身体无法承受负荷,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建议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计划,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 4、体位性低血压:运动后突然改变体位,如从蹲下或躺下迅速站起,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出现头晕、恶心。运动后应缓慢改变体位,避免突然起身。 5、内耳平衡失调:内耳负责维持身体平衡,运动时头部快速转动或体位变化可能影响内耳功能,导致头晕、恶心。建议避免快速转动头部,选择平稳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 运动后出现头晕、恶心、想吐的症状,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运动习惯,注意饮食和水分补充,保持适度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