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减肥 > 运动健身

十二岁儿童一运动过度就气喘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十二岁儿童一运动过度就气喘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姚伟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十二岁儿童一运动过度就气喘可能与运动性哮喘、心肺功能不足、贫血、过敏性鼻炎、肥胖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运动性哮喘

运动性哮喘表现为运动后突发喘息、胸闷,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患儿可能伴有咳嗽或呼吸急促,症状多在运动停止后5-15分钟达高峰。需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医生可能开具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药物控制发作。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

2、心肺功能不足

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肌炎等疾病会导致运动耐量下降,轻微活动即出现气促。可能伴随口唇发绀、易疲劳等症状。需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医生可能推荐辅酶Q10胶囊、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等改善心肌代谢。家长需限制患儿剧烈活动,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3、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不足时组织供氧受限,运动后易出现代偿性呼吸加快。患儿常有面色苍白、指甲脆薄等表现。血常规检查可确诊,医生可能开具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补铁药物。日常需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4、过敏性鼻炎

鼻黏膜肿胀导致经鼻呼吸受阻,运动时被迫用口呼吸易引发气道干燥痉挛。常伴鼻痒、喷嚏等过敏症状。鼻内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医生可能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等药物。家长需帮助患儿远离尘螨、花粉等过敏原。

5、体重超标

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限制呼吸运动,运动时代谢耗氧量增加易气喘。多合并睡眠打鼾、多汗等症状。需通过体重指数评估,医生可能建议制定膳食计划配合运动处方。家长应调整家庭饮食结构,控制油炸食品摄入,鼓励每天进行30分钟中低强度运动。

家长需记录孩子气喘发作的频率和诱因,避免在寒冷干燥或污染环境中运动。运动时选择间歇性训练方式,如慢跑与快走交替。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发育曲线,保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若气喘伴随胸痛、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送医急诊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运动后血压200/140mmHg危险吗

运动后血压升高至200/140mmHg属于危险情况,需立即就医。运动后血压升高通常与运动强度过大、身体未充分适应运动、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高血压病史、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运动后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需及时干预。 1、运动强度过大:高强度运动会导致心输出量增加,血管收缩,血压急剧升高。建议选择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过度负荷。运动前进行充分热身,运动后逐步放松,有助于血压平稳。 2、身体未适应运动:缺乏运动习惯的人群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身体无法及时调节血压。建议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逐步提高身体适应能力。 3、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增加运动后血压升高的风险。建议定期监测血压,控制慢性病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4、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患者运动后血压波动更为明显。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避免剧烈运动,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可能导致运动后血压异常升高。建议通过规律作息、减轻压力、放松训练等方式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运动后血压升高需引起重视,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控制慢性病风险因素。饮食上减少盐分摄入,多吃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导致血压波动。如血压持续升高或伴有头晕、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