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减肥 > 运动健身

十二岁儿童一运动过度就气喘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十二岁儿童一运动过度就气喘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姚伟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十二岁儿童一运动过度就气喘可能与运动性哮喘、心肺功能不足、贫血、过敏性鼻炎、肥胖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运动性哮喘

运动性哮喘表现为运动后突发喘息、胸闷,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患儿可能伴有咳嗽或呼吸急促,症状多在运动停止后5-15分钟达高峰。需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医生可能开具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药物控制发作。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

2、心肺功能不足

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肌炎等疾病会导致运动耐量下降,轻微活动即出现气促。可能伴随口唇发绀、易疲劳等症状。需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医生可能推荐辅酶Q10胶囊、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等改善心肌代谢。家长需限制患儿剧烈活动,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3、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不足时组织供氧受限,运动后易出现代偿性呼吸加快。患儿常有面色苍白、指甲脆薄等表现。血常规检查可确诊,医生可能开具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补铁药物。日常需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4、过敏性鼻炎

鼻黏膜肿胀导致经鼻呼吸受阻,运动时被迫用口呼吸易引发气道干燥痉挛。常伴鼻痒、喷嚏等过敏症状。鼻内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医生可能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等药物。家长需帮助患儿远离尘螨、花粉等过敏原。

5、体重超标

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限制呼吸运动,运动时代谢耗氧量增加易气喘。多合并睡眠打鼾、多汗等症状。需通过体重指数评估,医生可能建议制定膳食计划配合运动处方。家长应调整家庭饮食结构,控制油炸食品摄入,鼓励每天进行30分钟中低强度运动。

家长需记录孩子气喘发作的频率和诱因,避免在寒冷干燥或污染环境中运动。运动时选择间歇性训练方式,如慢跑与快走交替。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发育曲线,保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若气喘伴随胸痛、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送医急诊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剧烈运动后小腹疼痛怎么缓解

剧烈运动后小腹疼痛可通过休息调整、热敷缓解、补充水分、轻柔按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剧烈运动后小腹疼痛可能与肌肉痉挛、胃肠功能紊乱、内脏器官短暂缺血、泌尿系统刺激、腹壁肌肉拉伤等因素有关。

1、休息调整

立即停止运动并保持静卧或坐姿,避免进一步加重肌肉或内脏负担。选择平坦地面将双腿屈曲放松,有助于缓解腹肌紧张。若伴随头晕或冷汗需警惕低血糖或脱水,建议在阴凉通风处休息30分钟以上。

2、热敷缓解

使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疼痛区域15-20分钟,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注意避免高温烫伤皮肤,可间隔5分钟更换热敷物。热敷对运动后肠痉挛或月经期相关腹痛同样有效。

3、补充水分

分次饮用200-300毫升温水或含钠钾的运动饮料,纠正电解质紊乱引发的肠道平滑肌抽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胃肠负担,建议每小时补充100-150毫升,持续2-3小时。

4、轻柔按摩

顺时针方向缓慢按压脐周区域,配合腹式呼吸帮助放松腹直肌。按摩力度以不引发明显疼痛为度,持续10-15分钟可改善肠道气体滞留或轻度肠绞痛。禁止在剧烈压痛或肿胀部位施力。

5、药物干预

持续疼痛超过2小时可遵医嘱使用颠茄片解除胃肠痉挛,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肌肉炎症。疑似泌尿系统结石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禁止自行使用强效镇痛药物掩盖症状。

运动后建议穿着透气衣物避免腹部受凉,24小时内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及高脂食物。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促进乳酸代谢,运动前充分热身并控制强度在最大心率的60%-70%。若疼痛伴随呕吐、血尿或持续超过6小时,需排除疝气、卵巢囊肿扭转等急腹症可能,及时进行超声或CT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