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肌肉拉伤后48小时内应冷敷,48小时后可转为热敷。正确处理方式主要有急性期冷敷、恢复期热敷、药物辅助治疗、康复训练。
1、急性期冷敷拉伤后血管破裂导致肿胀,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
2、恢复期热敷48小时后组织进入修复阶段,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愈合。使用40℃左右热毛巾,每日3-4次。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
4、康复训练疼痛缓解后需逐步进行拉伸训练,恢复肌肉弹性和力量,预防再次损伤。
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可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若72小时后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医。
骨折愈合过程通常分为血肿形成期、纤维性骨痂期、骨性骨痂期和重塑期四个阶段。
1、血肿形成期:骨折后局部血管破裂形成血肿,血肿内富含炎性细胞和生长因子,为后续修复奠定基础。
2、纤维性骨痂期:血肿机化后形成纤维结缔组织,连接骨折断端,此时X线可见模糊梭形阴影。
3、骨性骨痂期:纤维软骨逐渐被编织骨替代,骨折端初步连接,临床检查可见稳定性增强。
4、重塑期:骨痂通过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作用改建为板层骨,恢复原有生物力学特性。
骨折愈合期间需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避免患肢过早负重,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