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孩子患红眼病需要注意隔离防护、眼部清洁、避免刺激和及时就医。红眼病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
1、隔离防护家长需将患儿与其他儿童隔离,避免共用毛巾、枕头等物品。患儿应暂停入园或上学,直至分泌物消失后24小时,防止交叉感染。
2、眼部清洁建议家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从内向外轻柔擦拭眼部分泌物,每日重复进行3-4次。操作前后需彻底洗手,避免污染健侧眼睛。
3、避免刺激患儿应避免揉眼、强光照射或游泳。家长需剪短孩子指甲,睡眠时可使用眼罩保护。饮食宜清淡,减少葱姜蒜等辛辣食物摄入。
4、及时就医若出现畏光流泪加重、视力下降或角膜混浊,应立即就诊。医生可能开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感染药物,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治疗期间保持患儿双手清洁,室内定时通风,饮食可适量增加维生素A丰富的胡萝卜、菠菜等,促进黏膜修复。
开角型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微创手术、传统手术等方式治疗。开角型青光眼通常由房水排出受阻、视神经损伤、眼压升高、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降低眼压,可能与房水生成过多、小梁网功能异常有关,常表现为视野缺损、眼胀等症状。
2、激光治疗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改善房水引流,可能与房水排出通道结构异常有关,通常伴随眼压波动、视物模糊等症状。
3、微创手术小梁消融术等微创方式重建排水通道,可能与先天性房角发育异常有关,多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虹视现象。
4、传统手术小梁切除术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重症患者,可能与长期高眼压导致视神经萎缩有关,常见头痛恶心等急性发作症状。
确诊后需定期监测眼压视野,避免剧烈运动和一次性大量饮水,减少咖啡因摄入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