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化疗和靶向治疗可以同时进行吗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化疗和靶向治疗可以同时进行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伟
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多数情况下化疗和靶向治疗可以同时进行,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耐受性决定,主要影响因素有治疗目标、药物相互作用、副作用叠加、个体化评估。

1. 治疗目标

同步治疗常用于晚期肿瘤或快速进展期,化疗杀伤快速分裂细胞,靶向药精准抑制特定分子通路,两者协同可提高客观缓解率。

2. 药物相互作用

部分靶向药会改变化疗药物代谢酶活性,如EGFR抑制剂可能增强铂类毒性,需调整剂量或更换方案避免严重不良反应。

3. 副作用叠加

化疗的骨髓抑制与靶向药的皮肤毒性可能叠加,如卡培他滨联合西妥昔单抗时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升高,需加强支持治疗。

4. 个体化评估

需综合评估PS评分、器官功能及基因检测结果,如HER2阳性乳腺癌常联合紫杉醇与曲妥珠单抗,而KRAS突变肠癌则避免抗EGFR靶向药。

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脏毒性指标,出现三级以上不良反应时需及时调整方案,营养支持有助于减轻治疗相关消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液检测癌症10项是什么

血液检测癌症10项主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鳞状细胞癌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检测。

1、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标志物,升高可能与肝癌、生殖细胞肿瘤等有关,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诊断。

2、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广泛用于消化道肿瘤监测,结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可能导致其数值异常升高。

3、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25对卵巢癌诊断有较高特异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引起轻度升高。

4、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53主要反映乳腺癌病情,乳腺炎等良性病变也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异常。

5、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99与胰腺癌密切相关,胰腺炎、胆道梗阻等良性疾病也可影响检测值。

6、糖类抗原724

糖类抗原724在胃癌诊断中有参考价值,需结合胃镜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神经内分泌肿瘤也可能导致其升高。

8、鳞状细胞癌抗原

鳞状细胞癌抗原常见于肺鳞癌、宫颈鳞癌等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用于前列腺癌筛查,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良性疾病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10、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

肿瘤标志物检测需由专业医生解读,单一指标异常不意味着确诊癌症,建议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