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小儿鼻炎口呼吸可能影响颌面部发育、导致睡眠障碍、引发口腔疾病、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
1、颌面部发育异常长期口呼吸可能导致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短厚、下颌后缩、牙列不齐。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耳鼻喉科检查鼻腔通气情况,必要时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或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
2、睡眠质量下降口呼吸易引发睡眠呼吸暂停,表现为夜间打鼾、频繁觉醒。家长需观察孩子睡眠状态,可通过鼻腔冲洗、卧室加湿改善症状,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孟鲁司特钠颗粒或进行腺样体切除手术。
3、口腔健康问题持续性口呼吸会导致口腔干燥、龋齿概率增加、牙龈炎。家长应加强孩子口腔护理,使用含氟牙膏,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人工唾液替代剂或抗菌漱口水如氯己定含漱液。
4、呼吸道感染风险未经鼻腔过滤的空气直接进入呼吸道,易引发反复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建议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接种流感疫苗,急性感染期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或阿奇霉素颗粒。
日常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到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
外伤性鼓膜穿孔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鼓膜穿孔的自愈概率主要与穿孔大小、感染控制、耳部护理、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穿孔大小:直径小于3毫米的穿孔自愈率较高,大范围穿孔需医疗干预。
2、感染控制:保持耳道干燥清洁可降低感染风险,继发中耳炎可能延缓愈合。
3、耳部护理:避免用力擤鼻、游泳等行为,防止气压变化影响穿孔修复。
4、基础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愈合速度,需积极控制原发病。
建议避免耳道进水,观察1-3个月未愈合需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行鼓膜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