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核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椎间盘形态、神经根受压程度及周围软组织情况,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之一。
核磁共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生成三维图像,对软组织分辨率极高。在T2加权像上,突出的椎间盘表现为高信号髓核突破低信号纤维环,向后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轴位图像可准确测量突出物大小、判断脱出类型,矢状位能观察椎间隙高度变化及多节段病变。相比CT检查,核磁共振无辐射且能多平面成像,对脊髓水肿、终板炎等合并症也更敏感。
当患者存在金属植入物、幽闭恐惧症或妊娠早期等特殊情况时,可能需改用CT脊髓造影替代。体型过大超过设备承重、无法保持静止体位者也会影响成像质量。但现代开放式核磁设备已能解决部分空间受限问题,镇静剂可帮助完成检查。
建议患者在检查前去除所有金属物品,佩戴心脏起搏器、动脉瘤夹等金属异物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检查后应结合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综合评估,部分无症状的影像学突出可能无须特殊处理。日常注意避免久坐弯腰,加强腰背肌锻炼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