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肾小球肾炎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通常预后较好,但若进展至肾功能衰竭则可能危及生命。肾小球肾炎可分为急性、急进性、慢性等类型,其严重性与病理类型、治疗时机及并发症有关。
多数肾小球肾炎患者通过及时干预可控制病情发展。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儿童多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多数在数周至数月内自愈或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微量蛋白尿或镜下血尿,通过降压、减少蛋白尿等治疗可长期稳定肾功能。部分患者对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良好,尿蛋白可显著减少。
少数情况下肾小球肾炎可能快速进展或迁延不愈。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可在数周至数月内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需血浆置换或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长期未控制的慢性肾炎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脏病5期,需透析或肾移植。合并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或感染等并发症时风险更高。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炎的预后与原发病控制密切相关。
确诊肾小球肾炎后应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限制盐分和优质蛋白摄入。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或血肌酐升高需立即就医。保持合理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预后,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