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肺癌可能由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戒烟、防护措施、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吸烟:长期吸烟是肺癌首要致病因素,烟草中焦油等致癌物直接损伤支气管黏膜。建议立即戒烟并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2、空气污染:PM2.5等污染物长期吸入可诱发肺部炎症反应。需减少雾霾天外出,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必要时服用N-乙酰半胱氨酸等抗氧化剂。
3、职业暴露:石棉、砷等职业致癌物接触可导致间皮瘤。需做好职业防护,出现咳血等症状时使用厄洛替尼等靶向药物。
4、遗传因素:EGFR基因突变等遗传易感性会增加患病风险。建议高危人群进行基因检测,可选用奥希替尼等三代TKI抑制剂。
保持膳食富含维生素A/C的深色蔬菜水果,避免烧烤类食物,4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区别主要涉及病理特征、生长速度、转移倾向及治疗方式,前者恶性程度更高、进展更快,后者亚型多样且预后相对较好。
1. 病理特征小细胞肺癌细胞体积小呈燕麦样,神经内分泌标志物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包含腺癌、鳞癌等亚型,细胞形态较大且分化程度更高。
2. 生长速度小细胞肺癌倍增时间约30天,确诊时多已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生长较慢,早期可能局限在原发部位。
3. 转移倾向小细胞肺癌早期易发生脑转移和骨转移;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相对较晚,常见局部浸润或区域淋巴结转移。
4. 治疗方式小细胞肺癌以放化疗为主,手术机会少;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可手术,晚期采用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两类肺癌均需戒烟并加强营养支持,定期随访监测治疗反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进行基因检测指导精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