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肠胃感冒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肠胃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肠胃感冒患者早期多表现为恶心,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恶心通常由病毒刺激胃肠黏膜导致,部分患者可能因胃酸分泌异常加重症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恶心一般持续1-2天,可通过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缓解。若呕吐严重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昂丹司琼片、多潘立酮片等止吐药物。
呕吐是肠胃感冒典型症状,多发生在进食后,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表现为口干、尿量减少。儿童患者呕吐时家长需注意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呕吐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肠胃感冒患者常出现水样便或稀便,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轮状病毒感染时粪便多呈蛋花汤样。腹泻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充水分。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家长应注意及时更换尿布,防止婴幼儿出现红臀。
腹痛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绞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可通过热敷缓解,避免按压腹部。若腹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固定压痛,需警惕肠套叠等并发症。可遵医嘱使用颠茄片、匹维溴铵片等解痉药物。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发热时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采用物理降温为主。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婴幼儿发热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出现嗜睡、抽搐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肠胃感冒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及生冷食物。注意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患者餐具需单独消毒,饭前便后规范洗手。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粪便检测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