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多食多饮

|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问题描述:
2型糖尿病多食多饮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冷启刚
冷启刚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多食多饮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刺激食欲中枢的活跃性。这样的情况让人总是感到饥饿和口渴,似乎怎么吃喝都不够。而如果患者还有尿崩症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加重这种多食多饮的症状。
1、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关键原因之一。这个问题常常与遗传和生活方式有关。如果父母有2型糖尿病史,子女患病的风险会增加。再加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经常吃高糖食物,缺乏锻炼,都会让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时,身体会转而分解脂肪提供能量,导致脂肪堆积和体重增加。这种恶性循环会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使得血糖水平不断升高。高血糖会增强食欲中枢的兴奋性,还会加快胃肠道的蠕动,结果就是患者总是想吃想喝。
2、尿崩症是另一种可能导致多食多饮的疾病。这种病会让患者大量排尿,伴随强烈的口渴感。为了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患者会不断地喝水。过量饮水不仅可能让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还会刺激食欲中枢,导致患者更加饥饿和口渴。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内分泌科的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具二甲双胍等药物帮助控制病情。同时,饮食控制也必不可少,尽量避免高糖食物,比如奶油蛋糕等,保持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医学检查,有助于更好地管理2型糖尿病。多食多饮的症状虽然让人困扰,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自我管理,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自身的健康,过上更舒适的生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清总胆固醇高怎么办

血清总胆固醇高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血清总胆固醇高通常由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蛋黄、奶油等,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豆类、蔬菜等。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总热量的30%以内,饱和脂肪酸控制在10%以内。 2、运动干预: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改善血脂代谢。 3、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10-20mg/日、瑞舒伐他汀5-10mg/日、辛伐他汀20-40mg/日。对于严重高胆固醇血症,可联合使用依折麦布10mg/日或PCSK9抑制剂。 4、定期监测:每3-6个月进行一次血脂检测,监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脂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5、心理疏导:长期高胆固醇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放松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上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健康脂肪,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运动方面,结合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如每周进行2次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护理上,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定期复查,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