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引起昏迷的颅外疾病主要有低血糖、严重肝病、尿毒症、严重感染、中毒等。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可能由多种颅外疾病导致,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低血糖
低血糖可能导致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引起昏迷。低血糖昏迷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立即补充葡萄糖,可以口服葡萄糖溶液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对于反复发作的低血糖患者,需要查明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低血糖昏迷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
2、严重肝病
严重肝病如肝衰竭可能导致肝性脑病,引起昏迷。肝性脑病通常表现为意识模糊、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促进氨代谢。严重肝病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必要时考虑肝移植治疗。
3、尿毒症
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表现,可能导致尿毒症性脑病引起昏迷。尿毒症性脑病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肌阵挛、抽搐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体内毒素、控制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尿毒症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必要时考虑肾移植治疗。
4、严重感染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引起昏迷。感染性休克通常表现为高热或低体温、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补液维持循环稳定、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严重感染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5、中毒
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药物过量等可能导致昏迷。中毒性昏迷通常表现为瞳孔改变、呼吸异常、皮肤颜色变化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物、使用特效解毒剂如纳洛酮注射液对抗阿片类药物中毒、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中毒患者需要尽快明确毒物种类,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昏迷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昏迷都需要立即就医。家属发现患者昏迷时应保持冷静,将患者置于安全位置,检查呼吸和脉搏,记录昏迷发生的时间和可能的诱因,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期间,不要给昏迷患者喂食任何食物或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昏迷患者康复后需要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头痛头晕恶心想吐可通过休息调整、物理缓解、药物干预、病因排查、生活习惯改善等方式缓解。头痛头晕恶心想吐可能与睡眠不足、低血糖、偏头痛、胃肠炎、脑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1、休息调整
立即停止活动并选择安静环境平卧,避免强光或噪音刺激。闭目休息有助于缓解脑血管痉挛,减轻头晕症状。若因睡眠不足引发,需补充睡眠4-6小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缺氧加重恶心感。
2、物理缓解
太阳穴涂抹风油精配合轻柔按摩,或使用冷毛巾敷额部。颈部僵硬者可尝试热敷肩颈部位,温度控制在40-50℃。恶心明显时按压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眩晕严重时建议采用半卧位,防止突然跌倒。
3、药物干预
偏头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佐米曲普坦鼻喷雾剂。胃肠炎引起的恶心呕吐可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蒙脱石散。眩晕症状明显者可考虑盐酸倍他司汀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地芬尼多片,但需排除耳石症等病因。
4、病因排查
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视物模糊需排查脑供血不足,可能与颈椎病、动脉硬化有关。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要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老年患者应监测血压排除高血压危象,青少年需注意前庭神经炎可能。
5、生活习惯改善
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脱水导致血液黏稠。饮食定时定量,低脂低盐为主,忌空腹摄入咖啡因。保持规律作息,午休不超过30分钟。有晕车史者出行前1小时服用茶苯海明片,避免阅读移动电子屏幕。
出现意识改变、肢体无力或喷射性呕吐须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环境温度26-28℃,避免冷热刺激诱发血管收缩。记录症状发作时间与诱因,帮助医生判断病因类型。慢性头痛患者建议每月进行1-2次有氧运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日常可练习深呼吸训练,每次10分钟,每日2次,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