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做过针管治疗后仍牙疼可能与根管治疗不彻底、牙周炎、牙隐裂、邻牙病变或三叉神经痛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二次根管治疗、牙周治疗、修复治疗、邻牙处理或神经调节等方式缓解。
1. 根管治疗不彻底
根管系统复杂可能存在遗漏感染根管,残留坏死牙髓组织或细菌可导致持续性疼痛。表现为咬合痛、自发痛,可能伴随牙龈肿胀。需拍摄X线片确认后行二次根管治疗,必要时使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消毒,严重者可考虑根尖切除术。
2. 牙周炎
牙周袋内细菌感染可扩散至根尖区,与根管系统形成交通感染。典型症状为牙齿松动、牙龈出血,冷热刺激敏感。需进行龈下刮治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用药,重度病例需采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3. 牙隐裂
治疗牙存在微裂纹时,咀嚼压力可导致牙本质小管液体流动刺激神经。特征为定点咀嚼痛,冷空气敏感。确诊后需制作全冠保护,隐裂较深者可能需纤维桩核修复,避免裂纹扩展导致牙折。
4. 邻牙病变
邻近牙齿的龋坏、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可能放射至治疗牙区域。常见邻接面龋齿或充填体边缘渗漏,需重新评估相邻牙齿状况。邻牙治疗可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暂时修复,确诊后需规范处理原发病灶。
5. 三叉神经痛
非牙源性疼痛可能被误认为牙痛,表现为电击样阵发性疼痛,触摸面部特定区域可诱发。需神经内科会诊排除,治疗可选用卡马西平片或加巴喷丁胶囊,顽固性疼痛可行微血管减压术。
出现持续牙疼应复查口腔全景片和锥形束CT,明确是否存在解剖变异或器械分离等并发症。日常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使用含氟化亚锡的牙膏维护口腔卫生,定期进行专业洁牙。治疗期间建议选择温软饮食,避免极端温度刺激,吸烟患者需严格戒烟以促进组织修复。
拔上牙智齿可能会得干槽症,但概率较低。干槽症通常发生在下颌智齿拔除后,上颌智齿拔除后发生干槽症的情况相对少见。干槽症是拔牙后牙槽窝内血凝块脱落或溶解,导致骨壁暴露并引发疼痛的并发症。
上颌智齿拔除后发生干槽症的概率较低,主要与上颌骨血供丰富、拔牙创伤较小有关。上颌智齿牙槽窝通常较浅,血凝块更容易形成并保持稳定。拔牙后遵循医嘱,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用力漱口或吸烟,可进一步降低干槽症的发生风险。
少数情况下,上颌智齿拔除后也可能发生干槽症,可能与拔牙过程中创伤较大、术后护理不当或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有关。干槽症主要表现为拔牙后2-3天出现剧烈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或太阳穴,牙槽窝内可见空虚或有腐败物质。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处理。
拔除上牙智齿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吸烟和用吸管饮水,24小时内不要漱口,以保护血凝块。饮食以温凉软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出现持续剧烈疼痛、口腔异味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检查,排除干槽症或其他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