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可通过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修复等方式发挥作用。坐骨神经痛通常由腰椎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脊柱退行性病变、外伤或感染等因素引起。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症状。
1、缓解疼痛:针灸通过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天然镇痛物质,减轻疼痛感。常用穴位包括环跳、委中、承山等,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周2-3次。针灸还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传导路径,降低疼痛敏感性。
2、改善血液循环:针灸可促进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加速代谢废物排出,减轻神经压迫。常用穴位有肾俞、大肠俞、阳陵泉等,通过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供应,促进炎症吸收。
3、促进神经修复:针灸通过刺激神经生长因子分泌,促进受损神经修复。常用穴位为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每次治疗需持续30分钟,每周3次。针灸还能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少炎症因子对神经的损伤。
4、调节肌肉张力:针灸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神经压迫。常用穴位包括腰阳关、秩边、昆仑等,通过调节肌肉张力平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根受压症状。
5、整体调节功能:针灸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常用穴位有命门、关元、气海等,通过整体调节,改善腰背部功能状态,减少坐骨神经痛的复发。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需结合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豆类等,促进神经修复。适度进行腰部拉伸运动,如猫式伸展、桥式运动等,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注意避免久坐久站,保持正确坐姿,定期进行腰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麻腿没劲是怎么回事

手麻腿没劲可能由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脑卒中和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颈椎病

颈椎病可能与长期低头、颈部劳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手部麻木、上肢无力等症状。颈椎病可通过颈椎牵引、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缓解症状,也可遵医嘱使用颈复康颗粒、甲钴胺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改善神经功能和减轻疼痛。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2、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与腰部负重、久坐不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麻木、腿部无力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卧床休息、腰椎牵引等保守治疗缓解,也可遵医嘱使用腰痛宁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维生素B12片等药物减轻炎症和营养神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椎间盘切除手术。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有关,通常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乏力等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可遵医嘱使用依帕司他片、硫辛酸注射液、甲钴胺分散片等药物改善神经代谢和功能。同时需要加强足部护理预防溃疡。

4、脑卒中

脑卒中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单侧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脑卒中需要立即就医,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依达拉奉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溶栓和神经保护治疗。恢复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改善肢体功能。

5、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可能与腹泻、呕吐或利尿剂使用不当有关,通常表现为全身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电解质紊乱需要根据具体缺乏的电解质进行补充,如低钾血症可遵医嘱使用氯化钾缓释片,低钙血症可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同时需要治疗原发疾病并调整饮食。

出现手麻腿没劲症状时,建议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避免高盐高脂饮食。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不要自行用药。平时应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颈部和腰背肌锻炼。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