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早期宫颈癌通常可以通过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癌筛查主要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必要时需结合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确诊。
宫颈细胞学检查即常说的TCT检查,通过刷取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病理学分析。该方法能检测出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对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较高。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或使用药物,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若发现异常细胞,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HPV检测可单独或与TCT联合筛查,尤其适用于30岁以上女性。检测结果为高危型阳性时,即使TCT结果正常,也建议定期复查或阴道镜评估。目前HPV疫苗可预防70%以上宫颈癌的发生。
当宫颈细胞学或HPV检测异常时,需在阴道镜放大观察下进行宫颈醋酸白试验和碘试验。阴道镜能清晰显示宫颈转化区及可疑病灶,指导精准活检。检查可能引起轻微不适,但无须麻醉,术后需禁性生活及盆浴1-2周。
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常在阴道镜引导下钳取可疑组织送病理检查。包括点活检、宫颈管搔刮等不同方式,可明确病变性质及程度。术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需避免剧烈运动,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应及时就医。
对于活检确诊的早期宫颈癌,需通过盆腔MRI或CT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更准确判断病灶范围,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增强扫描需注射造影剂,过敏体质者应提前告知医生。
建议21岁以上或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间隔时间根据年龄和既往结果调整。保持单一性伴侣、使用避孕套可降低HPV感染风险。接种HPV疫苗后仍需定期筛查,日常注意会阴清洁,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应及时就诊。戒烟限酒、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宫颈病变进展。
原发性卵巢绒癌可通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盆腔超声、CT或MRI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确诊。
1、血清hCG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是重要诊断指标,需动态监测数值变化,同时需排除妊娠相关疾病。
2、盆腔超声经阴道超声可观察卵巢肿块形态、血流信号及盆腔积液情况,典型表现为混合回声团块伴丰富血流。
3、影像学检查增强CT或MRI能明确肿瘤大小、浸润范围及转移情况,对腹膜后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灶的检出具有优势。
4、病理活检手术切除标本或穿刺组织病理检查可见滋养细胞异常增生,免疫组化显示hCG强阳性为确诊金标准。
确诊后需尽快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并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