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接种百白破疫苗后第二天发热可能由疫苗反应、感染因素、免疫激活或过敏反应引起,通常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1. 疫苗反应疫苗中的成分可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发热反应,表现为低热且持续时间短。建议多饮水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小儿退热栓。
2. 感染因素接种后免疫力暂时性下降可能合并呼吸道感染,常伴随咳嗽、流涕等症状。需就医排查感染源,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或奥司他韦颗粒等抗感染药物。
3. 免疫激活疫苗激活免疫应答时可能释放致热因子,通常表现为短暂性中低度发热。家长需保持患儿衣物透气,可配合使用退热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4. 过敏反应极少数对疫苗辅料过敏可能引起发热伴皮疹,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停用疫苗并给予氯雷他定糖浆、地塞米松注射液或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抗过敏治疗。
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避免过度包裹衣物,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抽搐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