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儿童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充水分、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感染性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反应、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儿童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保持室温适宜,减少衣物覆盖帮助散热。
2、药物退热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不可交替使用或超量服用。药物退热需结合儿童体重计算剂量。
3、补充水分建议家长每15-20分钟给予少量温水或口服补液盐,观察排尿情况。发热时体液蒸发加快,需预防脱水。
4、就医评估若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家长应立即就医。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可明确感染源。
发热期间可适量补充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监测体温变化,避免捂热导致高热惊厥。
胎儿体重可通过超声测量双顶径、股骨长、腹围等参数,结合Hadlock公式或Shepard公式计算,准确性较高。
1、超声测量法通过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股骨长、腹围等数据,输入专用计算公式得出预估体重,误差范围在10%以内。
2、宫高腹围法测量孕妇宫高和腹围后代入Johnson公式计算,操作简便但准确性较低,适合不具备超声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
3、触诊估算法产科医师通过触诊评估胎儿大小,需结合孕妇骨盆尺寸综合判断,对经验要求较高且主观性强。
4、三维重建法采用三维超声进行体积测量,能更精确计算胎儿重量,但设备要求高且操作复杂,多用于科研领域。
建议孕晚期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动态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测量时需保持膀胱适度充盈,选择相同体位减少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