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区别有哪些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区别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爱华
刘爱华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区别主要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四个方面。

1. 发病机制

肾炎通常由感染、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导致肾小球炎症;肾病综合征则以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大量蛋白尿为特征。

2. 临床表现

肾炎常见血尿、水肿、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

3. 实验室检查

肾炎尿检可见红细胞管型;肾病综合征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血清白蛋白低于30克/升。

4. 治疗原则

肾炎需控制感染和免疫反应;肾病综合征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蛋白尿。

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的鉴别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可通过起病速度、病程长短、病理特征和预后进行鉴别,主要区别包括病程持续性、肾功能损害程度、病理改变特点和治疗反应差异。

1、起病速度

急性肾炎起病急骤,常在感染后1-3周出现症状;慢性肾炎起病隐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或血尿。

2、病程特点

急性肾炎病程多在6-8周内自愈;慢性肾炎病程持续超过3个月,且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

3、病理特征

急性肾炎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改变;慢性肾炎则出现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等不可逆病变。

4、预后差异

急性肾炎预后良好,多数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慢性肾炎预后较差,需长期控制血压和蛋白尿以延缓肾功能恶化。

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限制钠盐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出现水肿或尿量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