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肾性贫血可能由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铁代谢障碍、慢性炎症状态、尿毒症毒素蓄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促红素、铁剂、控制炎症、透析等方式治疗。
1、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是主要原因,表现为血红蛋白持续下降。需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配合使用多糖铁复合物、琥珀酸亚铁等铁剂。
2、铁代谢障碍铁吸收减少和利用障碍导致缺铁,常见于长期透析患者。治疗需静脉补充蔗糖铁,联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避免使用影响铁吸收的抑酸剂。
3、慢性炎症状态微炎症导致铁利用障碍,与肾功能恶化相关。需控制感染灶,使用罗沙司他改善铁代谢,必要时输注浓缩红细胞纠正重度贫血。
4、尿毒症毒素蓄积毒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多伴随食欲减退。需加强血液透析清除毒素,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严重者考虑肾移植。
肾性贫血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定期监测铁代谢指标,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通过低盐饮食、优质蛋白摄入、水分控制和限钾限磷等方式调理。饮食调整需结合肾功能分期和尿蛋白水平制定个体化方案。
1、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减轻水肿和高血压症状。肾功能不全者需进一步限制至2克以下。
2、优质蛋白选择鸡蛋、牛奶、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每日摄入量按0.6-0.8克/公斤体重计算。大豆蛋白可替代部分动物蛋白。
3、水分控制尿量正常者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少尿期需按前日尿量加500毫升计算。监测体重变化预防水钠潴留。
4、限钾限磷肾功能减退时避免香蕉、土豆等高钾食物,限制动物内脏等高磷食物。必要时使用磷结合剂控制血磷水平。
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指标,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