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什么是假膜性肠炎?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假膜性肠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耀鑫
李耀鑫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假膜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粘膜的急性渗出坏死性炎症。应受累粘膜表面呈有假膜形成得名,常发生在胃肠道或其他大手术之后,特别是运用了广谱抗生素药物,更容易发生,它主要的特点有腹部压痛,肠鸣音增强,如果出现肠麻痹或中毒性巨结肠时则有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弱,发热,体温多在38度左右,少数可高达40℃左右,由于大量的肠液丢失,可出现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及中毒性休克等多个体征,辅助检查里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的增高,大便常规化验可有白细胞、脓细胞,大便培养,有助于明确诊断。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2个月的婴儿3天没大便正常吗

2个月的婴儿3天没大便多数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婴儿排便频率差异较大,可能与母乳喂养、奶粉喂养、胃肠功能发育、水分摄入等因素有关。

1、母乳喂养:

母乳易消化吸收,部分婴儿可能出现数日不排便但无不适表现,家长需观察婴儿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

2、奶粉喂养:

配方奶消化较慢可能导致排便间隔延长,家长需按比例冲泡奶粉并适当喂水。

3、胃肠发育:

婴儿肠道蠕动功能未完善可能导致暂时性排便减少,可顺时针按摩腹部帮助肠道蠕动。

4、水分不足:

环境干燥或喂养间隔过长可能使大便干结,家长需确保婴儿每日足够液体摄入。

若婴儿出现哭闹不安、腹胀拒食或超过5天未排便,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