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托槽脱落可能影响牙齿矫正效果,主要有矫正进度延迟、牙齿移位风险增加、口腔黏膜损伤、矫治器功能受限等影响。
1、矫正延迟托槽脱落会导致受力中断,牙齿移动停滞,需重新粘接并延长复诊间隔,整体矫正周期可能延长数周至数月。
2、牙齿移位未及时处理时,相邻牙齿可能因失去约束发生异常移动,导致已取得的矫正效果部分回退,增加二次调整难度。
3、黏膜损伤脱落的托槽或弓丝可能刮伤口腔黏膜,引发溃疡或出血,需使用正畸保护蜡覆盖锐利部位,必要时使用康复新液含漱。
4、功能受限多颗托槽脱落会使矫治器无法有效传递矫治力,影响整体咬合调整计划,严重时需更换为隐形矫治器过渡。
发生托槽脱落后应保留脱落部件,避免咀嚼硬物,48小时内预约正畸医生处理,日常可使用含氟漱口水维护口腔清洁。
阻生智齿未萌出时多数情况下无须立即拔除,是否需要拔牙主要与智齿位置、邻牙影响、炎症发作频率及影像学评估有关。
1、智齿位置:完全骨埋伏且远离邻牙的智齿可暂观察,定期拍摄口腔全景片监测位置变化。
2、邻牙影响:若影像显示智齿挤压第二磨牙牙根或导致邻牙龋坏,即使未萌出也建议预防性拔除。
3、炎症风险:反复发生冠周炎或囊肿的阻生智齿,无论是否萌出均需手术干预,避免感染扩散。
4、影像评估:通过锥形束CT判断智齿与下颌神经管关系,高位阻生且无症状者可暂缓处理。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口腔检查,若出现牙龈肿痛、张口受限等症状需及时就诊评估。